導學案——課堂路線圖 之一
|
瀏覽次數:1270 次 關鍵詞: 信息來源:陽光未來 時間:2020-11-09 16:30:48 |
學科導學案學習科目眾多,作業繁重?每節課的重難點在是什么?如何學習?如何有效的學習?這些問題,導學案都能解決
什么是導學案導學案是教師為指導學生進行主動學習而編制的有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習流程的學習活動方案。課前,是老師的備課本,讓教師深度備課,了解學生的預習情況和難點,明確學習目標,重點引導解決,有的放矢的進行課堂引導教學。課中,是指引學生自主、高效學習的路線圖,用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參與、合作探究、優化發展,具有"導讀、導思、導做"的功能。課后,既是學生的筆記本,也起到學生檢驗自己,讓學生有目的的復習學習。導學案以學生為本,以"三維目標"的達成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配合教師科學的評價,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創新、學會合作,自主發展。導學案實施的高級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導學案的內容導學案包括:學習目標、學習重點、學習難點、自主預習、合作探究、教師精點、自主測評、學習反思、拓展延伸,存在的問題等環節。讓學生在按照導學案自主學習,其實是引導學生用正確的思路和方式,按照“課堂的路線圖”自主探究,完成學習任務。導學原則01 課時化原則按課時內容確定導學案的內容編寫,有利于調控課時學習的知識量,加強授課的計劃性、針對性、時效性,構建高效課堂。02 問題化原則將教材中的知識點、德育點隱入創設的一個個具體的課堂活動中。通過一個個具有探索性的問題,引導學生進入自主地學習之中。在問題的解決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能力。問題的設置,應當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充分考慮學生個性和認知規律,學科信息要準確,問題的針對性要強。設置的問題既有利于扎扎實實打好基礎又有利于加強知識的拓展,強化與生活的聯系,具有較強的思考性。從而有效地把學生引入課本,把生活納入課堂,激發自主學習,引導交流討論又學會看書。03 方法化原則在學生讀書、思考、解答問題等環節的學習中,教師都要站到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以便能夠及時適時的點撥學生應該如何去做。學案中學習目標設計、疑難問題提示、解題思路、方法、技巧等指導性內容和要素,構成一條明晰的學法線。04 層次化、遞進性原則導學案的設計,要體現教師對學生的因材施教,要讓優等生看到挑戰,中等生看到激勵,學困生看到成長。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發展。無論在哪個層面上,都要讓學生在"最近發展區"內去自主探究,獲取知識。設疑應首先考慮其知識的層次性和個性的差異性,導學導練要有適當的梯度。做到這一點,教師必須對自己的學生的學習水平和知識狀況有一個清楚的了解。導學案的使用是導學案實施高級目標(學習能力的培養)和基礎目標(文化知識的掌握)的關鍵。導學案的實施可以分為:課前預習、課堂探究、課后拓展、課堂小結。課前預習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重要手段,在自學中發現,思考,生疑,再思考,獲知。課堂探究是培養學生合作能力的重要方式,也是達成學習目標的關鍵過程,學生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體驗合作的樂趣,體驗獲知的快意,體驗方法和技能的重要。教師適時的精點,更能達成教師"導學"功能的落實。課后拓展是落實基礎目標(文化知識掌握)的重要保障。課堂小結是本課所講的重點的一個歸類,可以更深層次的了解本課。
|
返回 |